亚洲小说网

解差与犯妇 (第1/10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亚洲小说网】地址:www.postz.net

解差与犯妇

顺治二年六月里,一个流火铄金的大热天,江苏如皋县城厢内外,贴出“誊黄”(皇帝的诏令,有让百姓直接阅读的必要,用黄纸抄录,张贴通衢,名为“誊黄”,俗称“皇榜”)。这一贴来,必然轰动。因为“誊黄”的内容,定与百姓的切身利益有关,大致都是恩诏,譬如减免钱粮之类。百姓自然奔走相告,都要去看个明白。

但这道“誊黄”,带给百姓的不是笑声而是哭声。诏令中说:自旨下之日起,限期十天,皆须剃发,遵令者是顺民,违抗者是叛逆。叛逆当然处死,所以很快地流行了两句口号:“留头不留发;留发不留头。”

其实,“不留发”并非将头发剃得光光,像个和尚,只是要改变男子梳理头发的样式。在明朝,男子的头发是束结在头顶,外罩网巾,再以不同的身份,戴上不同的冠、帽或巾。如今要改成满洲人的式样,前面一半的头发剃掉,光秃秃的一大块,方名叫“月亮门”;后面的一半头发梳成辫子,垂在脑后。不用扎网巾倒是方便多了,但不方便的地方也很多,上茅房要先将辫子盘在头顶,不然就会很糟糕;跟人打架也得先盘辫子,否则很容易为人所制。

当然,这不是百姓不愿剃发的主要原因。主要原因有两个,一个是可以说出来的: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。”剃发违背了孔孟之教,有亏孝道。另一个是不能说出来的:忠于大明,不愿做清朝的顺民。

就因为有这个不能说出来的原因,清朝非让百姓剃发不可!剃了发才是顺民,大家做了顺民,天下才会太平。为此,各省都接到“部文”(礼部的公文),将如何“奉行功令”的办法规定得详详细细。各省督抚自然原文照转到各府各州各县,另外规定了限期,同时严词告诫,倘若违限,立即撤职查办。

如皋知县马大为按照规定的办法,第一步是贴出“誊黄”;第二步关照“三班六房”中的“工房”,连夜赶工,做出几百根具体而微的旗杆,高约五尺,上系一面小黄旗,写明“奉旨剃发”;第三步是召集全县的几百名剃头匠,每人发旗杆一根,然后由俗称“四老爷”的典史训话。

“京里有圣旨下来,男人都要剃发梳辫子;如果不剃,脑袋就保不住,这叫作‘留头不留发;留发不留头’!”四老爷正一正脸色说,“这不是说着玩的事!你们看看旗杆,这旗杆做什么用?你们拿它插在剃头挑子上,找个地方摆停当。县里会派人替你们去兜揽生意,抓人来让你们替他剃头,剃一个二十文,不准多要。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新书推荐

从零开始的异世界工业 女友调皮的微绿帽 小济田佐的忧郁(改编自绿帽快餐) 谍战:我有策反鬼子系统 六指法医 早逝元配重生后 作为炉鼎的软饭修仙之旅